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我的七個美國老師

書 目:我的七個美國老師
作 者:礦礦/著.
出版社:天衛文化
索書號:520.7 / 4412
館藏地:總館 / 一般圖書區

內容簡介:

  一位受美國教育的東方學生─礦礦,以自己的觀點,描述七位令他印象深刻的美國老師。

  七位教授不同科目的老師,各有其特殊的教育態度和任課方式,雖然是美國教學的情景,但卻是世界上所有老師的寫照,也是所有學生的心聲。

  本書並涵蓋了多種學習領域,包括語文、數學、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等。對於教師九年一貫的教學,以及與學生相處的方式,皆有深刻的啟發。

編輯推薦:

  不是只有《哈利波特》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觀察老師,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會的,不是嗎?大人以為孩子是一張白紙,等待大人去「填充」給他們什麼,塑造他們的心靈智能,也許因為這樣,很多大人也不聽孩子講什麼:「他們會什麼?還不都是我們教他們的嗎?或是些幼稚不成熟的想法罷了。」,殊不知孩子的眼睛雪亮,往往能看到大人的盲點。  

  在哈利波特眼中:有親切慈祥、聰明睿智的鄧不利多校長、不茍言笑卻關心學生的麥教授、還有脾氣古怪又不公正又不友善的石內卜教授….。在這點上,麻瓜的世界裡的小朋友,與魔法世界的朋友,本質上沒兩樣。學生給老師的評分不會現在成績單上,卻另外有一套稀奇古怪的體系:如綽號,如模仿,如這一本《我的七個美國老師》-把原本聽不見的「武林外傳」給光明正大擺上檯面來了。

  作者黃礦岩出生於大陸,五歲時隨著父母移民美國,展開他的「異國求學」生涯。他上幼稚園時一句英文也不會說,現在是一個品學兼優的高二男孩。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大概了解到西方教育與東方教育的不同以及一個中國學生在外國求學所面臨的的各種問題。他將老師分為四大類:第一種老師是以謀生為目的;第二種是以自傲為動力;第三種是以教育為己任;第四種老師則以愛為根本。

  「礦礦」把數學老師沃茲先生比喻成幽默的計算機,生物老師伯奧曼先生歸類為故事大王,還有描述比手畫腳的外語老師-畢納德提先生,愛的奴役-英語老師愛波倫斯太太,美式老頑童-美術老師罔達修士,終生良師益友-羅恩亨利克先生以及如果也算是個老師的-自然科學的斯小姐。

  美國老師跟台灣老師又有什麼不同?以一個從小到大都在台灣受教育的人來看,讀這本書最訝異的,是國內外教育方法的對照。我們都是「講光抄」和「背多分」的綜合產品--老師在台上一直不停地講,學生在台下猛抄筆記,然後回家猛背,基本上就可以得到好成績了。很少去圖書館找什麼資料,也不和仰之彌高的老師們討論問題。但在礦礦的書中我們看到:他的老師們如何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並於現今發達無比的網路世界中,如何運用科技的方便來得到更多的知識。

  同時老師尊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即使提出不當的問題時如何引導學生去做進一步的思考,去尋找答案。有的老師更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小孩般去教育他,看了使我們會有更深一層的感動。不過有好就會有壞,礦曠也遇過不可理喻,帶有種族歧視的老師,並提到他用怎樣據理力爭的方式去克服問題。

  這本書是由礦礦以英文書寫的,而由他的父母親翻譯成中文。他的父親黃全愈在美國也是從事教育工作。

  老師也必須不斷地學習,否則怎能跟上快速的變化,又怎能將最新最好的知識傳達給學生?這是一本用孩子的角度去審視太平洋彼岸的校園和課堂,探詢他們的師生關係,思考他們的教學行為,在輕鬆的小故事及笑聲中去反思我們的教育觀念,我想這才是出版這本書的初衷吧。(文/梁佳琦)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沒有留言: